人性的琴键

人性的琴键:吴志鹏近期的工作

吴鸿

吴志鹏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在他的故乡厦门进入专业艺术院校接受高等教育的时候,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剧烈转变:人们正从文革时期的那种一切以意识形态为中心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转化为以市场经济为手段的“改革开放”时代。而对于处在这场时代巨变的社会背景中的个人而言,社会整体的政治环境和文化价值观在短时间之内剧烈的变化,也一定会在每个个体的意识层面中留下巨大的心理断层和价值错位。基于这样的一种成长经验,吴志鹏无论是在稍后几年留学并定居澳洲的经历中,还是在他游离欧洲的阅历中,乃至于他迄今为止在澳洲的艺术创作过程中,形成了一种以“文化间性(interculturality)”的文化态度来观察和思考自己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转化中的应对策略和价值支点。文化间性要说明的并不是一种在两种文化之间静态并置的现象,而是文化主体之间动态性的文本互涉(intertextuality)。他以其个人的社会经验和文化阅历为纽带,一方面从他三十多年在西方社会中的居住和工作经验来重新审视和思考中国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又从东方的文化和审美经验来处理和融合他所从事的当代艺术创作语言和方法。

 

自2020年起,在面对人类社会前所未有过的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肆虐的巨大灾难的背景下,以及随着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全球性的地缘政治以及社会文化和制度的巨大变化,吴志鹏在他此前的创作和思考的基础上,又试图在这种无时无刻不显现出来的“变化”之中,重新去思考和探究那些在“变”的表象下究竟有没有“不变”的主题和线索?

 

在他近两年的工作中,吴志鹏利用“条形码”这一在现代社会中伴随着商业全球化而出现的,超越了政治、文化、地域局限并在全球通用的“新世界语”,以此来作为作品的视觉构成“基底”。这些条形码在视觉上又像一排排琴键,敲打或弹奏着人性复杂的声音。于此基础上,吴志鹏在画面上又加入了一些充斥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日常视觉经验中的时尚商业消费、流行文化符号;同时,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一些非全球流行性的地域性文化符号,以及某些具有某个特定时代的政治特征的社会文化符号。这样,从时间上似乎回到了原点,回到了他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于中国所身处的那场时代变革的历史情境下,并由此而开启了他个人在不同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历史语境中的游历过程。而在这种看似矛盾、变化着的社会表象之下,不变的则是由商业、文化和政治等“显性”制度所共同构建起来的“隐性”的人类共同心理层面上的权力机制,以及人处于这种权力机制之下的迷恋、迷失与迷茫……

 

问题的关键,究竟是谁在暗中操纵着人性的复杂琴键?

 

2022年2月28日

 

(吴鸿,艺术批评家、策展人,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执行馆长,吉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研究生导师)

All Rights Reserved ©